医药人才网,专业的医药求职招聘网站 招聘热线:0755-33525761

1
2
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最新产品

药店当审时度势谋发展

医药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0/6/10 19:24:02

  1 1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据了解,新版《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品种共2151个,其中西药有1164个,中成药987个。与2004年版医保目录相比,新版《目录》共增加了260个药品,增幅为13.7%。
 
  新《目录》的出台无疑会对药品零售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药店而言,经营业态、营利模式、运营体系等或将因此面临转型。不管怎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市场主体都该懂得一个简单却又极为深刻的道理――适者生存。
 
   “不好意思,《目录》我还没来得及看。”电话中,哈尔滨一家知名连锁药店的采购部经理对记者说。当得知《目录》新增了260个药品后,他表示,这对于药店应该是一件好事――可报销的药品数量增加了,会有更多的患者愿意消费药品,药品市场也会随之扩容。
 
  不过与之相反,大多业内人士对此心存疑虑。
 
  安徽百姓缘大药房总经理周双才认为,“虽然《目录》中的医保药品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但品类覆盖广泛,随着社区医疗机构的逐渐完善,以及‘零差率’的普遍施行,零售药店的药价和利润必然会受到相当的影响。”北京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持相同见解:“但政策落地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到明年6月份左右,影响才会逐渐显现。”
 
  而对于安徽省青阳县南街大药房的经理章小兵来说,近在经营方面的变化并不小。“今年下半年,不少名优药品的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章小兵说。他介绍,以广州中一药业的消渴丸为例,现在的进货价已经涨到了15.8元/盒,而店里的销售价仅为16元,0.2元的毛利空间对于销售成本来说已经是入不敷出。而且章小兵表示,其他如云南白药等产品的采购价格也均有所上扬。
 
  中成药利润减薄可能正成为药店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一位业内人士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固然是今年中成药进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进入《目录》也是其价格变得“坚挺”的原因。
 
  该业内人士分析,今年8月份,云南白药、中一消渴丸等一些中成药以品种身份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此次作为基本药物又被纳入医保《目录》的甲类部分,按照规定,进入甲类目录的药品对参保人员不设个人自付比例且各地不得进行调整,保证了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这样一来,似乎可以判断,这些药品未来将更多依赖于“医保药品”的身份开拓市场。这也就难怪它们变得更加“不屑于”与零售药店“打交道”。因为利润空间再小,药店为了人气还是要卖。只不过,“中成药是药店利润主要来源”的说法可能将越来越少地被提及了。
 
  此外,理论上,《目录》的扩容会带来医保药品销量的增长,但是在市场总量增长的情况下,共同分享医保基金蛋糕的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药店却喜忧不同。
 
  以广州为例,根据8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办法(试行)》,广州市职工医保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购药可报销65%,在其他医疗机构可报销50%;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从业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可报销55%,在其他医疗机构可报销40%,报销比例均为300元/人/月。与此相比,在医保定点药店购药,划扣的却还是消费者自己账户里的钱,当然不合算。这样一来,就直接给广州的医保定点药店带来了冲击。至于非医保定点药店的处境就更不用说了,在医疗机构开药,加上挂号费后,还是比在药店买药便宜。
 
   “据我所知,因为这一医保政策,广州同行的零售额已经至少下降了20%。”张玉宽说。由于中成药等药品利润趋薄,让药品类商品在药店中的销售占比逐步降低。“这种情况下,谋求新的变化已经成为药店的当务之急。”周双才说。
 
  他表示:“在我看来,新医改突出了六个字――预防、诊疗、康复”,既然在“诊疗”方面药店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如在“预防”和“康复”方面多下功夫。这正如一位业内专家的直言不讳:药店与医院争夺药品份额,获胜的机会不多。“我的建议是,药店应该多着眼于医院力所难及的领域,做医院的补充,而不是竞争者。”该专家说,“说得通俗些,既然医院不能销售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药店为什么不首先专心做好这两个领域呢?”
 
  据张玉宽介绍,药品、家用医疗器械、保健品三类商品在德威治的销售总额中占比达到了近80%,其他20%多则来自于药妆、日化等产品,而其中,器械和保健品的占比正在逐步扩大。无独有偶,不久前,复星医药控股的上海复星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复美益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旗下360余家门店统一更名为“复美大药房”,更名伊始,该公司就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大保健品、美容品等非药品类商品的零售比重。实际上,不少药品零售企业都已将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等作为销售重点,“去药品化”正成为行业的必由之路。
 
  张玉宽甚至认为,药店的目标顾客正在经历低龄化的趋势。“政策环境改变――商品结构调整――目标顾客群变更,这就是药店正在经历的过程。”一位业内人士说。过去,药店的目标顾客是中老年人,但随着新医改的进程,这部分顾客越来越多地走进医疗机构。不过值得安慰的是,随着药妆、时尚化保健品的增加,以及网上药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药店。
 
  不过对于发达城市以外的药店来说,药品仍然是经营的重心。据章小兵介绍,青阳县目前有27万人,药店有37家,其中医保定点药店有5家。不久前,安徽省卫生厅决定,到2011年该省所有行政村的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零差率销售等。在这种压力之下,即使是那5家医保定点药店,也难免感到日子日渐窘迫。然而在青阳县,药妆等时尚产品又不是药店所能选择的。“我们寄希望于通过采购联盟的方式,更大限度地挖掘药品的利润潜力。”章小兵说。
 
   “做医院不能做的事”
 
   “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两个销售渠道――药店和商超,其中药店的销售额占比在70%左右。”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晖告诉记者。
 
  据了解,“汤臣倍健”是国内知名的保健品企业之一,除大型连锁药店外,其产品遍布屈臣氏等终端。“对我们来说,药店是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汤晖表示,药店的销售优势更多地来源于其专业性,而且药店在专业服务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需要专业服务,那么,专业的药学服务就更加不可或缺。也许未来药品在药店中的销售占比会有所减少,但药学服务仍然是药店的灵魂。”北京药励学舍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震说。
 
  康震认为,发展至2009年底,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经历了“跑马圈地”、“平价风暴”、“贴牌经营”、“高毛利拦截”、“采购联盟”等阶段,虽然零售药店数量达34万家,但店均服务顾客数却降低到了3000多人,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药店忽视了药学服务在药店经营中的根本地位。而与此同时,新医改中对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震认为,目前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有两个关键,一是建立专业的服务标准,这部分应该由专业机构来制定;另一点就是培养人才,这部分工作则应由药品零售企业来承担。康震表示:“通过对国内80余家知名连锁药店的店员进行调查后发现,在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的关键在于帮助连锁药店培养门店药学服务人员,而门店药学服务人员主要应该掌握如下关键技能:了解患者病症,对症推荐药品;关注治疗效果,指导关联用药;开展患者关怀,提供用药指导;掌握常见病的自我药疗、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亚健康的预防保健等知识。”
 
  据了解,目前“药励学舍”正着手这项工作。具体包括帮助连锁药店制定人才培训目标,构建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确定阶梯训练的策略、规划和实施药学服务的行动方案,并把这些策略与方案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免责声明】

医药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